八年一班 民族的脊梁
2
1
2444
《民族英雄林则徐》数字历史视频制作作业说明 项目名称: 《虎门销烟-民族的脊梁》 项目类型: 数字历史短片 团队成员及分工: AI剧本生成: 代艺馨、崔申爱 ,负责提出创意,使用AI工具生成初版剧本。 历史校准与监督: 李泽瑞、寇辰锡, 负责审核AI生成的剧本,确保其符合历史事实,修正不实或戏剧化内容。 史料研究与整理: 张子昊、李浩维,负责深入研究林则徐的生平事迹,为剧本校准和图片提供坚实的历史依据。 视觉素材提供:徐祥轩、姜怡彤 负责根据核定后的剧本和事迹,搜寻、创作或处理对应的历史图片、场景图等视觉素材。 视频整合与剪辑:贾萧蒙 负责将所有文字剧本、校准意见、图片素材进行整合,完成视频的配音、配乐、剪辑与作业说明。 一、 选题说明 本小组选择 “民族英雄林则徐” 作为视频主题。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“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”,他的“虎门销烟”壮举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象征。通过制作他的事迹视频,我们旨在: 1.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学习他刚正不阿、清廉无畏的品质。 2. 探索历史与科技的结合,利用现代AI工具重现历史场景,让历史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。 3. 锻炼团队协作能力,在资料搜集、内容创作、技术实现等环节进行分工合作。 二、 AI工具使用情况说明 1. 使用工具: 我们主要使用了 DeepSeek+剪映,还有豆包作为AI辅助工具。 2. 使用流程与目的: · 初步剧本生成: 由代艺馨、崔申爱同学向DeepSeek输入关键词,如“林则徐”、“虎门销烟”、“剧本”、“英雄事迹”等,根据这些指令DeepSeek生成了一份初步的故事剧本,提供了叙事结构和基本情节。 · 内容深化与校准: 李泽瑞、寇辰锡同学将生成的剧本与张子昊、李浩维同学提供的历史资料进行比对,发现并指出了剧本中可能存在的史实错误或时间线混乱问题。 · 最终剧本定稿: 根据校准意见,团队再次与DeepSeek交互,通过提出更具体、更严谨的要求(例如:“请根据真实历史,详细描述林则徐虎门销烟,并避免文学夸张”),最终生成了一份符合史实、情节生动的定稿剧本。 3. AI使用反思: AI工具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创作效率,提供了丰富的叙事可能性。但我们深刻认识到,AI生成的内容不能直接使用,必须经过严格的历史核查,确保了作品的科学性和教育意义。 三、 林则徐主要事迹与对应图片说明(示例) 以下是剧本组、史料组和图片组合作成果的部分展示,也是视频剪辑的核心依据: 剧本组主要成果: 【第一幕:临危受命】 1. (场景再现)紫禁城,道光皇帝召见林则徐,面色凝重。 2. 林则徐接到任命的书信,眼神坚定。镜头特写他写下的名句: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 3. 林则徐南下广东的旅途画面(马车、船只快速行进)。 4. 广州十三行外国商馆林立,码头上箱箱鸦片正在装卸(可用动画或史料画面表现)。 --- --- 事迹板块 详细内容、图片素材:; 1. 禁烟先驱与虎门销烟 1839年,作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。主持了震惊中外的“虎门销烟”,历时23天,销毁鸦片237万余斤。 虎门销烟场景画作、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图、鸦片箱被销毁的示意图。 --- --- 四、 工作流程与协作方式 我们的工作遵循一个严谨的线性协作流程,确保了各环节紧密衔接: AI剧本生成 → 历史研究与事迹提供 → 剧本校准与监督 → 图片素材匹配 → 最终视频整合剪辑 五、 最终成果 由贾萧蒙同学整合所有素材,使用剪映+豆包软件进行制作,最终输出为一部时长3分20秒的短视频成品。 通过本次项目,我们不仅深入学习了林则徐的伟大精神与历史细节,更实践了一套将AI技术与人文历史研究相结合的高效工作方法,收获颇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