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2022年诺贝尔各项奖项公布,这不禁又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15年,我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当时的场景。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,1951年,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,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 ,专业是生药学,从此开启了她的药学之路。当时疟疾还是一种不治之症,疟疾的感染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安全,甚至这一感染型疾病被用于战争,当时的越南在抗战中饱受折磨,一时间感染疟疾死亡的士兵竟超过战争死亡的人数。1969年,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,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。虽然这个名头看起来很大,任务也很恢弘,但事实上这个任务只有屠呦呦一人,而这并没有让她退缩,更没有因此对这份事业有丝毫懈怠。屠呦呦在青蒿素领域从零到一,是在整理历代医籍、本草、民间方药入手,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,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《抗疟单验方集》,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,历经380多次失败,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、不断改进提取方法,才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。而在她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闻名于世界时,或许许多人都惊愕,屠呦呦是谁,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科学家,发掘出青蒿素的提取方法,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,值得令人钦佩致敬!
查看详情